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读者马云飞读《粟裕大将军事指挥艺术的形成》有感
来源:$infofrom$  作者:$fbname$  点击次数:
党史博览杂志社编辑部:
 
      贵社编辑出版的《党史博览》2017年第6期,刊登了茅永怀、茅沄沄的文章《粟裕大将军事指挥艺术的形成》(以下简称“形成”)。作为读者的读后感,并根据自己的拙见,对“形成”评论如下。

      所谓军事指挥,是指军队的指挥者,特别是军队的统帅人物,对军队达成作战目的的作 战行动的领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掌握敌情、做出判断并定下决心、制定作战部署、下达作战命令以及指挥军队执行作战任务等阶段。杰出的军队指挥者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 富有创造性的行为,可称之为军事指挥艺术。因此,谈到粟裕大将的军事指挥艺术,应包括 上述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创造性行为,它形成于粟裕大将长期的、并且是经历了成功与失败的 战争实践中。

      而从“形成”文的主题看,采用的史实、题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得出的结 论等,都是有限的。从阐述方式上说,要据此说明粟裕大将上述各阶段表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的形成,还有待商榷。由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铁流》,曾在 2013年第25期刊登了马云飞的文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失败对粟裕军事生涯的重要影响》(以下 简称“影响”)。“影响”采用《粟裕回忆录》第五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下简称“先遣队”)所阐明的主题,并根据粟裕大将本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基于作者个人的分析和观点等,论述了“先遣队”遭受的挫折与失败,对粟裕大将军事生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无独有偶,时隔4年后“形成”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了与“影响”相同的史实、题材,主要章节的思路、叙述方式以及作者的分析等基本相同。就文章主体说,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举例探讨如下:
 一,文章主体的思路、叙述顺序及文字表达 
     (1)“形成”在“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只唯实”的标题下,根据“先遣队”1934 年遭遇的经历,阐述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时期,1948年初围绕打破敌我两军在大别 山形成的僵局,发展战略进攻的问题,毛泽东与粟裕之间意见分歧、及粟裕的观点。(见 2017 年《党史博览》第6期第15页-第16页)文章中该章节的主体,与“影响”在“主观的战略意图一定要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的标题下的思路、叙述顺序相一致,文字表达上除有部 分调整外,基本相同。(见 2013 年《铁流》第25期第420页-第425页)
     (2)“形成”在“适时改变军事战略,机动灵活,出奇制胜”的标题下,阐述了粟裕接 受了1934年“先遣队”兵败怀玉山的教训,1935年初任挺进师师长时,决定变正规军为游击队,变正规战为游击战,从而在浙南立足三年的内容。(见2017年《党史博览》第6期第17页)文章中该段落的主体,与“影响”在“根据形势变化,要适时地改变军事战略和作 战方针”的标题下的思路、叙述顺序相一致,文字表达上除有部分调整外,也基本相同。(见2013年《铁流》第25期第425页-第428页)
     (3)“形成”在“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临机善断,不误战机”的标题下,阐述了粟裕 敬佩毛泽东作为统帅,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给予战场指挥员机动权、自主权的优良作风,并以孟良崮战役为例,阐述了粟裕临机改变作战计划,决定围歼敌整编74师的概要。(见2017年《党史博览》第6期第17页-第18页)文章中该段落的主体,与“影响”在“重视战场指挥员的意见,给予其应有的机动权和自主权”的标题下的思路、叙述顺序相一致,文 章结构上除有部分文字的删节、调整外,同样基本相同。(见2013年《铁流》第25期第428页-第429页)

二,史实的概括 
      例如:就当年毛泽东与粟裕意见分歧的内容(电报原文),在“形成”中作者概括道: “毛泽东主张分兵南进,在中原打中等规模的歼灭战;粟裕却主张3个纵队暂不过江,在中原集中兵力打大规模歼灭战。毛泽东主张甩开大后方,分阶段跃进式进军,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粟裕则主张依托大后方,以求大量歼敌。”(2017年《党史博览》第6期第16页)这一内容,与在“影响”文中作者的概括相对照,一字不差。(2013年《铁流》第25期第422页)

      再如:就当年挺进师成立至全国抗战到来为止的期间艰苦斗争的情况,在“形成”中作 者概括概括道:“从1935年到1937年的三年间,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等领导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与闽北苏区建立了联系,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队伍不断壮大。因遭敌人袭击,电台被破坏,很长时间内,粟裕等在与中央及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面对敌人重兵‘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直坚持到全国抗战的到来。”(2017年《党史博览》第6期第17页)这一内容,与在“影响”文中作者的概括相对照,除个别文字调整、删减外,基本相同。 

三,分析观点
      例如:就粟裕大将之所以当年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的原因,“形成”的作者分析 认为:“就战略目的和和实现战略目的的手段来说,粟裕之所以断定3个纵队渡江南下(注1947年)难以形成对敌人的重大威胁,之所以判断敌人的主力不会回防江南,是因为当年 抗日先遣队的出动,并没有达到当时所说的‘调敌’回援之目的。”(2017年《党史博览》 第6期第16页-第17页)对照“影响”的作者的分析观点看,该文的作者分析认为:“仅就战略目的和实现战略目的的手段而言,粟裕之所以断定敌人主力不会回防江南,是深受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行动根本就没有做到像周恩来所说的‘调敌’回援的事实影响的。”(2013年《铁流》第25期第423页)“形成”与“影响”文字表述略异,但实质相同。
 
      上述文章的主体思路及叙述顺序和文字表达、史实的概括、分析观点等三个方面,“形 成”与“影响”还有相同、相似的内容,在此不一一赘述。

      笔者评论“形成”的要点是:“先遣队”北上行动失败的教训,对于粟裕大将来说“为 他成为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 年《铁流》第25期第430页),也就是说对于粟裕军事生涯的影响是深刻的,而不是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形成本身。

      在后来的战争实践中,正是“先遣队”遭受挫折和失败的经历,促使粟裕认识水平不断 提高,才有了后来粟裕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的建议、挺进师作战方针的改变、孟良崮战役中的 自主决断等举动。而这些举动各自特定的历史根源,才是阐述粟裕军事指挥艺术形成的直接 组成部分。因此笔者认为:“先遣队”北上行动失败的教训,与其说是粟裕军事指挥艺术的“形成”,不如说是对粟裕军事生涯的重要“影响”更准确些。

      说到粟裕大将的军事指挥艺术,是在战争实践中形成并逐渐成熟的,在解放战争时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例如粟裕擅长大兵团作战,目的是要打大规模歼灭战。1947年5月中旬孟良崮战役后, 一段时间内粟裕一直没有捕捉到打大歼灭战的战机,对此他不断深入思考,认为:“随着敌 我力量的消长,战略战术的变化,我军的歼灭战将进一步向更大规模发展,这可能是个客观 规律。因为敌人在多次遭受我歼灭后,兵力已大为集中。如果我们不能集中更大兵力,打更 大规模的歼灭战,而是打中小规模的歼灭战,战机则势必难寻。当时在中原很少打到歼灭战, 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敌我兵力对比过于悬殊。敌人总是集中三四个整编师(军)一起行动, 我军主力较为分散,因而许多战机不得不放弃。我军必须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 战,才能逐次歼灭敌军主力,迅速改变中原战局。”(《粟裕传》第661页)笔者认为:粟裕 的这一战略见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极富创造性的,是他通过大兵团作战,打大规模歼灭战 军事指挥艺术形成的起点,之后才有了他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中原打更大规模歼 灭战的建议及之后的决心、部署。豫东战役的胜利,证明粟裕的建议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那么,如何打大规模歼灭战呢?“攻城打援”的战法,是其中之一。这种战法,出现于 豫东战役(先打开封,后歼灭援敌),形成于济南战役(攻打济南同时,准备歼灭援敌一部),运用于淮海大决战。其中,粟裕在兵力部署上有时用于打援的兵力,超过了攻坚力量;作战计划实施后粟裕在指挥上,要求对驻止之敌与运动之敌的作战方式,要严格区分开等等。总之,在一系列战争实践中,粟裕在掌握敌情、做出判断并定下决心、制定作战部署、下达作战命令以及执行作战任务等阶段,在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指导下,亲自指挥,或承担主要指挥任务,有过独具风格的表现。 

      笔者认为:这上述的梳理、归纳,是直接阐明粟裕大将军事指挥艺术形成的方式。 

读者:马云飞  2017年11月29日于北京

友情链接

郑州擎天近代中国研究国家档案局国史网求是网凤凰网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共产党员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央视网中国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河南党史网

党史博览杂志社主办 Copyright © 2000-2018 中共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党史博览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豫ICP备1801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