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邓小平与中国的绿化事业
来源:《党史博览》2014年第9期  作者:曹前发  点击次数: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心胸宽广,目光远大。他在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时,总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考虑着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他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生态环境,决策上马“三北”工程等提到关系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彰显出伟大的战略眼光。邓小平一贯高度重视植树造林事业,不仅积极倡导,而且率先垂范,有力地推动了一场绿化祖国、造福子孙万代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绿色革命。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就积极提倡植树造林。1951年11月9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明春进行一次大的植树造林及护林的运动。八天后,即11月17日,他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报告,更是把“提倡植树造林,严密注意防止旱灾”作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求把伐木计划和植林护林任务结合起来。
     1961年5月10日,邓小平和彭真在北京密云县进行调查研究。邓小平对当地干部说:你们这个县就是靠山吃饭,凡是有山的地方都要迅速发展林木果树。为了调动积极性,可以四级所有,国家、大队、小队、个人。个人分一块山,不出租、不纳税,永远归他个人所有,发展林木。1965年11月22日,邓小平和李富春、薄一波等听取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书记贾启允汇报工作。他特地嘱咐:贵州要遍地开花搞林场,沿铁路、水路造林。
     1966年3月,邓小平视察西北地区。他一路上反复叮嘱大家,要想办法多植树。3月20日,在听到汪锋汇报说甘肃每人平均5亩耕地的情况时,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慢慢做到3亩产量达到1000斤。一个人顶多3亩地就够了。这样劳力跟得上,能精耕细作。其余的地可以种树,种草,种苜蓿,搞轮作,放羊。种绿肥、种草木樨,既可以做肥料,又可以做燃料,这是个道路。种绿肥在全国各地效果很明显。3月26日,邓小平视察西北导弹试验基地。在听完基地农副业生产情况的汇报后,他说:一棵柳树是一个小水库。你们要栽树,树栽多了,将来气候就变化了。3月30日,邓小平视察位于金银滩草原的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当他看到厂区树少时,提出要多种些树。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更是大力倡导植树造林。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在大庆油田30万吨乙烯会战工程指挥部听取汇报时指出:大庆要多种树。农业搞机械化,节约下的人力种树,还可以种草,发展畜牧业,要改造草原。9月19日,邓小平在视察唐山开滦煤矿职工住宅区时指出:住宅区要种花、栽树,搞好绿化。10月9日,邓小平同民航总局、旅游总局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石林要整理一下,要种些树,让风景更优美一点,现在太荒凉了。
     1979年1月6日,邓小平同余秋里、方毅、谷牧、康世恩谈经济建设方针问题时指出:北京要搞好环境,种草种树,绿化街道,管好园林,经过若干年,做到不露一块黄土。7月15日,邓小平听取中共安徽省委和徽州地委主要负责人的汇报。他指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地方。要有些办法,禁止破坏山林。要搞经济林,很好地发展竹木手工生产,搞好竹编生产,搞些好的竹编工艺品。
     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胡耀邦、万里、姚依林、邓力群谈长期规划问题。在谈到农业问题时,邓小平说:西北就是要走发展畜牧业的道路,种草造林,不仅要发展现有的牧场,还要建设新牧场。农村要鼓励种树。1981年8月,邓小平在新疆考察时提出:新疆“要发展水利,要带领群众多种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1983年3月2日,邓小平同胡耀邦、万里、姚依林等谈话。在谈到植树造林问题时,他说:我在兖州,还看了一下种树。那里种泡桐的情况很好,很有规划,叫粮林间作,一亩13株,根本不影响粮食生产。每年上两斤化肥10年成材,每株得材0.7立方米。10年后每亩收入就是200元。种树也要有具体规划。什么地方种什么树,种子种苗从哪里来,都要扎扎实实抓。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来到深圳视察工作。他看到沿途附近山头光秃秃的,就对陪同人员说:好多山头不种树。我们经过韶关时,看到那里的山头也都是这样。
     1991年3月4日,邓小平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10周年题词:“绿化祖国,造福万代”。
     ■亲自参加植树劳动
     邓小平是义务植树的倡导者,也是义务植树的积极实践者。1979年植树节的前两天,邓小平念念不忘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履行的植树造林的义务,于繁忙中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家今年每人至少要栽3棵树,要包种包活。”
     1979年3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植树节。这一天,邓小平和华国锋、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北京市大兴县庞各庄公社薛营大队参加植树造林劳动。邓小平指出:要让娃娃们从小养成种树、爱树的好习惯。1984年3月12日,邓小平和胡耀邦、习仲勋、韦国清、方毅、杨尚昆等前往十三陵水库中直机关造林基地植树。在植树过程中,邓小平向中共北京市委和昌平县委负责人了解从延庆向十三陵水库引水和上一年植树造林成活情况。他指出:全国种树,主要是提高质量,提高成活率。栽得多,活得也要多。他还指着面前的一片山坡说:这一片都种上树,这个风景区就非常漂亮了。1987年4月5日,邓小平在天坛公园参加北京市全民义务植树日活动时说:要让娃娃们养成种树、爱树的好习惯。1989年4月2日,邓小平前往北京亚运村建设工地参加植树劳动。
     作为北京市民,从1979年到1989年,邓小平连续11年参加了北京市的义务植树劳动。不仅在北京,他每到外地视察,只要有机会和条件,就一定要植树播绿。1984年2月,他在厦门视察时,在万石岩植物园参加植树,栽下了几棵樟树。1992年初春,邓小平又在深圳这块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亲手种下了那棵具有象征意义的高山榕。
     邓小平有一句寓意深刻的话语,至今回响在人们的耳边:我们来植树,主要是提倡一种良好的风气,提倡一种精神,树立一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意识。邓小平带头植树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由此,在中华大地上推动了一场全民义务植树的绿色革命。
      ■植树造林要有长远规划,要依靠法制
     邓小平认为,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一定要有长远的规划。他提出要搞20年、50年,甚至100年、1000年的宏伟规划。植树造林,百年为期,反映出邓小平长远的战略眼光。
     1966年3月10日,邓小平听取刘澜涛、王林汇报中共中央西北局工作。在刘澜涛、王林汇报到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时,邓小平说:水土保持,黄土高原种树,要搞100年才行。
     1982年11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前来北京参加中美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会议的美国前驻华大使伍德科克说:我们准备坚持植树造林,坚持它20年、50年。今年才算是认真开始,这件事情耽误了。12月26日,邓小平在林业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情况报告上批示:“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
      1983年6月30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他指出:不仅引滦工程军队出了力,“植树造林军队也出了力,而且成绩不小,其中包括空军飞机播种在内。这个事要坚持它几十年”。三个多月前,即3月12日,邓小平到北京十三陵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时对中直机关干部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邓小平认为,植树造林,不仅要提倡,要大声疾呼,还要依靠法制,依法造林,依法护林。1962年5月26日、2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国营农场工作条例。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国家应像瑞士一样,规定一条法律,列入民法,不管集体、个人、国家的,砍一棵树,赔种三棵。先从国营农场造林搞起,每场规定造林任务,年年搞造林计划。搞苗圃,帮助社队造林。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指出,要制定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1979年2月23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原则通过颁布了《森林法(试行)》,并决定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这部《森林法》是中国第一部林业大法,是保护和发展中国林业的强有力武器。
     1981年9月16日,邓小平约万里谈话,就长江和汉江上游山区毁林开荒和森林过量采伐造成四川、陕西南部发生特大水灾一事,提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倡议。他指出:最近发生的洪灾问题涉及林业,涉及木材的过量采伐。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种包活,多种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可否提出个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使它成为法律,及时施行。总之,要有进一步的办法。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一致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揭开了中国绿化史上崭新的一页。中国进入了依法造林、护林的时代。
     ■发挥军队作用,注意水土保持
     作为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十分重视发挥军队在植树造林中的作用。1981年8月,他在视察西北地区时,看到茫茫戈壁的荒凉景象,心中非常感叹,随即向陪同的兰州军区政委萧华提出,兰州军区部队要在西北地区种草种树上多做些工作。
     1982年1月5日,邓小平向解放军全军指战员发出指示:“军队在植树造林中,要积极地多做工作,除搞好营区植树造林外,营区外十公里范围内,要与地方共同协商搞好植树造林。”2月3日至11日,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全军绿化工作座谈会。会上传达了邓小平的这一指示,强调今年是开展全民植树造林运动的第一年,全军要按照邓小平的指示,在植树造林中带个好头。2月中旬,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指示,要求解放军各部队认真贯彻邓小平提出的具体要求。1982年2月2日,邓小平关于空军支援农业、林业的指示要求:空军要参加支援农业、林业建设的专业飞行任务,至少要搞20年,为加速农牧业建设、绿化祖国山河作贡献。
     1982年11月,邓小平为全军植树造林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会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
      1982年底,邓小平又找行将赴任的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谈话。邓小平对兰州军区部队绿化工作提出意见:兰州部队要下决心拿出20年时间,协助地方搞好西北高原的绿化工作,改变西北自然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兰州军区广大指战员克服重重困难,在黄土高原、戈壁沙漠、边防线上,大力种草植树,使许多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
     邓小平善于总结历史上一些国家因开荒而导致风沙危害的教训,强调开荒一定要慎重。1950年5月16日,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指出:开荒不要鼓励,开荒要砍树,现在四川最大的问题是树林少。1961年5月10日,邓小平和彭真在北京密云县进行调查研究。邓小平叮嘱当地干部:要注意水土保持。开荒得有个政策,不要烧山。1964年7月中旬,邓小平在大庆油田视察工作时指出:不要再开农田了,要多搞些畜牧业,多种树。
     1978年9月15日,邓小平在黑龙江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开荒要非常慎重。1980年7月6日,邓小平在考察峨眉山风景区的途中看到一些陡峭的山坡上森林被毁,种了不少玉米,惋惜地说道:这么好的风景区为什么用来种玉米,不种树?这会造成水土流失。不要种粮食,种树吧,种黄连也可以。第二天,在考察途中,邓小平听取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关于四川省工作的汇报。他对四川省委提出的关于加快山区经济发展,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政策表示赞成。
      ■建设“三北”工程,共筑美好家园
      建设“三北”工程,折射出邓小平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的战略眼光。
      197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起点,也是中国建设“三北”工程的伟大起点。中共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果断作出了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
      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态危机,长期以来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改变西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地沙化的严峻状况,1978年,邓小平在《关于在我国北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带的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从此拉开了“三北”工程建设的序幕。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这项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预计历时72年,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横贯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51个县(旗、市、区),全长8000公里,宽400公里至700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2.4%。
     “三北”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伟大创举,是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在“三北”工程建设10周年之际,邓小平为“三北”工程写下了“绿色长城”的题词。
      正在建设中的“三北”工程,已经过去了36年,取得了重大成就。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这些树按株距3米排成单行,可绕赤道2300圈),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0.51%;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六省区率先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1978年至2050年,“三北”工程恰与改革开放全程同步;工程全面建成之际,也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之时。■

友情链接

郑州擎天近代中国研究国家档案局国史网求是网凤凰网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共产党员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央视网中国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河南党史网

党史博览杂志社主办 Copyright © 2000-2018 中共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党史博览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豫ICP备1801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