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一代风流

解放初期保卫上海领空的战斗
来源:《党史博览》2014年第2期  作者:李维民  点击次数:
      上海解放后,特别是1950年2月6日,国民党空军对上海进行大规模轰炸以后,上海军民在陈毅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保卫上海领空的战斗。在这场斗争中,锻炼了解放军第一批高射炮兵部队,训练和装备了解放军第一个航空兵旅,建立了解放军第一个雷达营、第一个对空监视哨营和第一个探照灯团,夺得了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制空权,保护了上海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陈毅要求把上海的天空保护起来■

      1951年春,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兼上海防空部队决定创办《华东防空》报,当时笔者参与了报社的组织筹建工作,并担任编辑组组长。有一天,笔者去上海市人民政府,请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陈毅题字,陈毅题写了《华东防空》报头,又写了“要以最大的防空努力,把祖国的天空切实保护起来”的题词。陈毅一直非常关心并亲自领导上海的防空作战和部队建设。上海解放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曾扬言,要用飞机轰炸,把上海变成一个没有水、没有电的黑暗、瘫痪的城市。陈毅多次召集上海党政军领导开会,部署上海的防空任务。他说:我们解放了上海,只解放了领土,还没有解放领空,上海只能算解放了一半。不掌握制空权,上海是不能生存的。他要求把上海防空部队迅速建设起来,把上海的天空保护起来。
      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空军不断侵犯上海,但规模还不是很大。后来,在蒋介石督促下,国民党空军在舟山扩建机场,调集了大批飞机。1950年2月6日中午,国民党军出动B-24、B-25轰炸机和P-51、P-38战斗机共17架,分四批轮番轰炸了上海电力公司、沪南及闸北水电公司等地。当时解放军在上海只有两个组建不久的高射炮团,一个高射机枪排,一个还不能发挥作用的雷达队,设了几个对空监视哨,很难制止国民党军飞机的狂轰滥炸。        那天,国民党军飞机在上海投弹60多枚,毁坏房屋千余间,市民伤亡1300余人。上海几个主要发电厂和自来水厂都遭到了严重破坏,上海市的发电量由15万千瓦一下降到4000千瓦。有的高楼电梯悬在半空,市民的马桶无法冲洗,绝大部分工厂被迫停产,上海的经济受到重大损失。台湾当局和美国的报纸、电台以此大做文章,潜伏在上海的国民党特务乘机造谣破坏,上海市民的情绪和社会秩序受到很大影响。
       “二六”轰炸后,陈毅立即在市政府召集上海党政军负责同志开会,布置抢修、抢救和各种应急措施,动员全市人民投入反轰炸斗争。陈毅那天在办公室工作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又去被炸的杨树浦发电厂视察,与工人一起研究,争取在48小时内恢复部分发电。同时把现有的高射炮调到尚未遭破坏的法商电力公司去作重点保护。


■解放军第一批防空部队组建■

      为加强上海防空的组织领导,在上海人民防空委员会之下,设立了以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郭化若为主任,扬帆、曹漫之为副主任的防空治安委员会和防空治安指挥部。淞沪警备司令部还设立了高射炮兵指挥所,除指挥原在上海的高炮第十一、十四团外,中央军委又急调在沈阳防空学校受训的高炮第十七、十八团,于2月中旬赶到上海。这四个高射炮团重点保护发电厂、火车站、机场、码头、油库等要地,兼顾工业区。
      高射炮团的指战员,大部分来自步兵,多数出身于工农家庭,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为迅速掌握现代防空武器的技术,学习非常刻苦。当年笔者访问过一名高炮连的测距手,叫黎加斌。过去他只能歪歪斜斜地写些简单的字,而掌握测距机,却需要有代数、三角等数学知识。他刻苦地学、刻苦地练,经常背着测距机到野外测量,寒风吹得睁不开眼,手脚冻得发麻,他还不停地练习。只要发现天空有飞机或大鸟,马上练习捕捉目标,开始时测量差距很大,但他细心琢磨,测过之后比了又比,量了又量,反复练习,终于在测量准确程度上创造了华东防空部队的最高纪录。有的高射炮手在战争年代使用过六○炮,一门六○炮大大小小有70多个零件,而一门普通的高射炮就有上万个零件。战士们一时掌握不了复杂的技术,“二六”轰炸时眼看炸弹一颗颗落下来,工厂冒起浓烟,他们的心像被撕碎了一样。“二六”轰炸后,他们一面作战,一面加紧训练,突击学习理论知识,及时总结实战经验,军事技能迅速提高。
       3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华东军区航空处机关人员从南京迁到上海,与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和上海防空指挥部合并,组成淞沪防空司令部,郭化若任司令员兼政委。
      为加强上海地区对空监视系统,华东军区将在松江的警备第八旅第二十四团第一营调到上 海,改建为解放军第一个对空监视哨营。在上海市区的制高点和川沙、南汇、奉贤等县沿海地区,设立了十几个对空监视哨。这些监视哨的条件很艰苦,有一个监视哨站,设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地区,周围几公里没有一个村庄,买油盐和豆腐都要跑出7.5公里路,他们自己买菜,自己做饭,自己搭起很简陋的房子居住。市区的监视哨,大多设在高楼大厦的最顶层,楼内是饭店、酒吧、舞厅。战士们只能在大楼顶层,在烈日、寒风、大雨中,日夜不停地监视着高空,许多战士因长期劳累而熬红了眼睛。
       对空监视最有效的是雷达。上海解放后,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将接收的国民党的部分雷达技术人员和几部日军侵略时期遗留下来的旧雷达,组建成解放军第一个雷达队。但这些雷达在国民党时期,就没有修好,发现不了飞机,不能发挥作用。“二六”轰炸后,陈毅指示,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抽调即将毕业的21名大学生,来雷达队帮助工作,又先后请交大的蒋大宗老师和上海国际无线电台的钱尚平总工程师进行指导。他们在没有图纸,又缺乏设备和技术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奋战一个多月,终于修复雷达,并使之有效地发挥了对空监视作用。5月,上海防空司令部电信营(即雷达营)正式组建。


■援助上海的苏联防空军■

     在加强解放军防空部队建设的同时,“二六”轰炸后,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达成协议,苏联决定派遣由莫斯科防空军的巴基斯基将军率领混成航空兵集团3000多人支援上海防空。“二六”轰炸后没几天,巴基斯基将军乘专机抵达南京,当晚乘火车到达上海。第二天上午,他参加了由陈毅主持召开的研究上海防空部署的会议。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粟裕也从南京来到上海,协助陈毅指挥上海防空作战。苏军指挥机构和两个飞行团,一个探照灯团,一个雷达营,陆续来到上海,负责担任以上海虹桥机场为中心,150公里半径(向东不超出海岸线)地区的防空任务。
       为改善上海机场的条件,以适应苏军喷气式飞机的起降,“二六”轰炸后,上海党、政、军、民总动员,突击修建和扩建江湾、大场、龙华、虹桥机场。陈毅号召,以移山填海的气魄,排除困难,争取时间,像打淮海战役那样,打赢上海防空这场新的战争。参加修建机场的人达到20多万,动用车辆1000多台,运送砂石的船队挤满了黄浦江。为支援上海防空,周恩来还亲自组织,从东北、华北、中南等地区调拨了大批粮食、物资运到上海。
       当时笔者曾多次去各机场采访,看到参加施工的军民夜以继日地突击劳动,苏军官兵也参加修建机库等设施。进入3月,南方雨季来临,苏军士兵劳动时满身泥水,但他们见到中国同志满面笑容,非常友好。值得一提的是,这支苏军部队不但军事技术好,而且纪律严明。当时解放军尚未实行军衔制,干部与战士只是上身的军衣有一点不同,很难区别。但是在机场站岗的苏军士兵,只要见到身穿干部服的解放军人员,都很郑重地敬礼。许多雷达和探照灯点站,分散设在上海郊区和周围各县的农村中,吃、住条件都比较差,苏军官兵克服困难,与解放军官兵密切合作,关系很融洽。淞沪警备司令部派出1万多人,担负各机场和苏军分驻各地点站的警戒任务,保证了苏军和防空设施的安全。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扩建机场和设立对空监视哨、雷达站、探照灯点的任务基本完成,苏军航空兵部队也进入战备状态。仍在梦想炸毁上海的国民党空军,没有发觉上海的防空体系已建立起来。3月14日,国民党空军的飞机仍有恃无恐地向上海飞来。11架B-24型轰炸机和2架P-51型战斗机,在突袭上海龙华机场和江南造船厂时,遭到驻守该地的高射炮第十一团猛烈射击,3架敌机被击伤,仓皇逃窜。同一天,在上海北面徐州一带,国民党空军1架B-25型轰炸机被苏军巴基斯基部队击落。3月23日,一批企图侵犯上海的国民党飞机,突然遭到我方飞机迎击,1架敌机被击落。接着在4月,国民党2架P-51飞机,又在上海外围的金山卫上空被击落。4月28日,1架P-38型飞机又在横沙以东上空被击落。另1架飞机被击伤,在返回舟山群岛时坠落。


■上海市民喜看夜空激战■

       国民党空军在白天连遭挫折后,改为夜间飞行。5月11日,当夜幕降临,人们尚未入睡时,上海市内突然响起警报声,万家灯火骤然熄灭,接着有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射向上海夜空。1架窜进市区上空的B-24型重型轰炸机,立即被交叉的探照灯光咬住。敌机慌乱地东扭西拐,但躲不开一支支雪亮的“利剑”。这时,苏军歼击机进入待战空域,随即向敌机开火,地面高射炮部队的战士们,看到敌机进入高射炮火力范围,也抓住战机,猛然射击,朵朵火花与探照灯光交织在一起。此刻,许多上海市民不再躲藏,纷纷跑到室外,仰首观看这五光十色的空中夜景。敌机在强烈的灯光下摇摇晃晃,然后突然像流星似的向浦东坠去,随着一声巨响,火光映红了浦东塘桥镇夜空。接着,从上海市区的各个角落,传出人们祝贺解放军空战胜利的掌声和欢笑声。然而,因未接命令擅自开炮的高射炮兵指挥员,却受了严厉的批评和处分。因为敌机是被我空军击落的,地面高射炮不能随便开炮,幸好没有发生击中自己飞机的事故。
       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上海军民,在国内外也引起很大反响。国民党原企图把舟山当作对上海以至华东地区实行封锁,进行轰炸、袭扰的基地,但在解放军攻占舟山外围许多岛屿,正向舟山群岛中心的定海进逼,以及上海防空力量增强,对舟山群岛的国民党空军形成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决定将国民党空军撤离舟山群岛。
舟山群岛的解放,解除了国民党军近程飞机对上海地区的威胁,标志着“二六”轰炸后上海防空斗争的胜利。5月底,上海党、政、军、民负责人和各界代表欢聚一堂,陈毅主持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


■解放军独立肩负起上海的防空任务■

      1950年5月,根据华东军区的决定,在上海防空司令部工作的原华东军区航空处人员返回南京,建立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淞沪警备部队又调出一批干部充实上海防空司令部。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7月,苏联决定支援上海防空的巴基斯基部队于10月回国,其武器装备作价后卖给中国。解放军决定聘请苏军防空顾问来华。
       为做好接收苏联巴基斯基部队武器装备的准备工作,7月,华东军区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由上海防空司令部统辖驻上海的防空部队及空军部队,组织领导各部队在巴基斯基部队帮助下,进行突击训练,并接收巴部的武器装备。8月,华东军区空军领导机关由南京迁到上海,与上海防空司令部合并,聂凤智任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兼上海防空司令员。
       刚刚由陆军改编的解放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率第十、十一两个团,于7月下旬和8月上旬,先后移驻上海。上海市人民政府特地组织盛大欢迎仪式,让空军指战员乘车经过繁华的四川路、南京路、淮海路,意在向上海全市人民宣告,我们有自己的空军了。第四混成旅第十团,先后驻上海龙华、大场、虹桥机场,随苏联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团训练,并准备接收该团38架米格-15歼击机和设备。第四混成旅第十一团驻上海江湾机场,由苏军的拉-11活塞式歼击机团帮助训练,并准备接收该团39架拉-11歼击机和设备。这两个团的飞行干部和飞行员,大都是从解放军航校中调来的,他们已有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在苏军帮助下,又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突击训练,很快掌握了驾驶米格-15和拉-11歼击机的技术。地勤分队经过突击训练,也基本掌握了维修飞机的技术。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训练任务圆满完成。从1950年10月19日起,第四混成旅正式担负起上海的防空任务。
       8月10日,解放军的第一个探照灯团在上海成立。团的领导干部是从华东军政大学和上海警备部队选调的。主要成员是华东军政大学的790名学员,还有从地方分配来的一批大学生,从上海市吸收的司机等技术人员。探照灯团一成立,就投入紧张的训练。当时的学习条件很差,房子是临时搭的草棚,用芦苇挡风,桌子、凳子都是在木桩上钉一块窄板条。专业课目都由苏军当教员,学员没有课本,全靠自己记笔记。他们平均每天学习10至12小时,经过20多天紧张的学习,干部学会了基本的指挥程序和兵器概要知识。然后学员分赴苏军探照灯团指挥所和各个驻防点,由苏军官兵一对一地教我军指战员指挥和操作。这期间,陈毅曾听取探照灯团领导干部的汇报,并去探照灯团观看演习。经过一个多月的帮教,解放军指战员掌握了各项基本技能,顺利地接收了苏军探照灯团的36部雷达和36部跟踪探照灯等全部装备。
      华东军区空军上海防空司令部的干部,重点向苏军学习空战指挥、防空指挥和各项勤务保障理论知识及工作方法,经过突击训练,已能够胜任上海防空任务,完成了解放军第一代防空指挥所的建设。解放军高射炮兵和雷达部队,也得到苏军很多帮助。
       经过三个月突击训练,完成了移交的各项准备工作,1950年10月,在上海虹桥路指挥所,举行了巴基斯基部队武器装备移交签字仪式,陈毅和巴基斯基将军代表双方签字。10月27日,解放军正式接替了巴部的防务。陈毅于10月23日在给毛泽东的报告中写道:“沪市防空,今后只能依靠我们自力防卫。”

■解放军牢牢掌握了上海的制空权■
      1950年11月30日,华东军区党委向中央军委建议,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与上海防空司令部分开。12月7日,军委复电同意。原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人员返回南京,上海防空司令部重新组建,郭化若兼司令员和政委,王智涛任副司令员。1951年3月初,根据华东军区的决定,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由南京迁往上海,与上海防空司令部合并为华东军区防空兼上海防空司令部,郭化若仍任司令员兼政委,贺敏学、王智涛任副司令员,刘文学任副政委。
      在华东军区防空兼上海防空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上海防空部队与驻上海的华东军区空军航空兵部队和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部队密切协同,共同担负起上海的防空任务。
      解放军独立担负起上海防空任务之后,继续保持了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制空权。再不敢轻举妄动的国民党空军,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那几年,仍不时地窜扰上海周围地区。担任上海防空任务的部队,不断给来犯的敌人以沉重打击。
      当年笔者曾访问过在上海打落两架敌机、打伤一架敌机的飞行员宋中文(后来曾担任空四军副军长),他给笔者讲述了1953年7月25日空战的情形。那天上午,6架敌机分三批偷偷地向上海防空区飞来。没等敌人来到,我军就准确地掌握了敌机的架数、机型、航速和航向,我军战鹰一批又一批腾空而起。敌人的第一对飞机,刚刚进入上海防空区,就被我军第一批飞机截住。第二对敌机见势不妙,扭头向西南方向逃跑。这时,宋中文和僚机飞行员加大油门,朝着地面指挥员指挥的方向追去。他们先在海面上看到两个黑点,判定是飞机的投影,就直追上去,果然发现了两架编队飞行着的敌机。敌人一见他们追来,立刻慌忙逃窜。宋中文叫僚机飞行员追上敌人的僚机,自己紧紧盯住敌人的长机。被宋中文追赶的敌机非常狡猾,钻上翻下,东歪西斜,不给宋中文攻击机会。宋中文紧追不舍,敌人往云里钻,他就飞到云里打;敌人贴着海面逃,他就贴着海面打。敌机还没有逃出上海防空区,在刚一转弯时,宋中文瞅准它的机头扣动电钮,敌机应声栽入大海。宋中文打掉敌人的长机,又向敌人的僚机追去。他一边追,一边打,把那架僚机打伤两次,赶出了上海防空区。
       经过几年的努力,担任上海防空任务的指战员,像陈毅要求的那样,真正把上海的天空保护起来了,使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再没有遭到国民党军飞机的轰炸,有力地支援了上海以及全国的经济建设。

友情链接

郑州擎天近代中国研究国家档案局国史网求是网凤凰网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共产党员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央视网中国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河南党史网

党史博览杂志社主办 Copyright © 2000-2018 中共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党史博览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豫ICP备1801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