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说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部分高校西迁
来源:《党史博览》2022年第2期  作者:本站  点击次数:
      1950年6月1日至9日,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方针、任务,确定了高等教育的方向。会议指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密切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并根据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有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国内外形势和新中国高等教育、工业建设布局等方面考虑,作出了部分高校西迁的战略决策。1956年,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到西安;1956年8月,华东航空学院从南京迁到西安。以交通大学、华东航空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成为黄土地的拓荒人。
      20世纪60年代,因特定历史原因,我国作出了以备战为中心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部分大学也要迁至三线。1964年底,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清华大学(651工程)、华东化工学院(652工程)、北京大学(653工程)、南京大学(654工程)迁出部分专业,分别到四川绵阳、四川自贡、陕西汉中(秦岭腹地)、湖南常德建立分校。唐山铁道学院迁至四川峨眉,后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部分高校西迁,这些高校的共同特点就是坚持把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爱国、报国、兴国”的高尚情怀,彰显了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西迁精神”。

1950年6月1日至9日,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与会议代表合影

1952年11月15日,毛泽东任命彭康担任交通大学校长。1955年4月,彭康接到高等教育部要求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通知。图为彭康率队到西安踏勘交通大学新址

1956年8月,华东航空学院迁往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学院。图为1956年的西安航空学院校门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战备的需要出发,中共中央决定在大三线建立起包括能源、制造、军工等各方面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图为贺龙在四川攀枝花基地视察

1964年底,经中央批准,清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迁出部分专业,分别到四川绵阳、四川自贡、陕西汉中、湖南常德建立分校。图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师生在平整场地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之清华楼

196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下文批准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前身)迁往四川峨眉,7月1日,峨眉建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图为建校现场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通讯四班(74级)毕业40周年座谈会

友情链接

郑州擎天近代中国研究国家档案局国史网求是网凤凰网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共产党员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央视网中国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河南党史网

党史博览杂志社主办 Copyright © 2000-2018 中共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党史博览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豫ICP备18012056号-1